先說一下源由好了,自己在十年以前就有買過股票,不過卻是在四、五年前才知道這個東西,最主要的原因是一開始投資股票都只是為了賺價差,研究技術分析、籌碼進出...研究了一大堆,但就是不會想去了解公司到底繳了多了稅、有沒有穩定賺錢、該不該參加除權息等等,完全不會認為這種東西是重要的。
後來了解「每年」穩穩賺個6%、8%勝過自己過去賺賺賠賠的情況,才開始注意到何謂扣抵稅額,若能找到穩定配息的好公司,加上又有不錯的扣抵稅額比率的話,那麼一張抵稅個300、500是很正常的事,例如某支股票扣抵稅率為25%、投資人個人綜所稅的稅率為5%,那麼申報所得稅時的申報的股利總額為股利淨額+扣抵稅額,若該公司每股配發2元現金股息(即2,000元/張),那麼股利總額為2,000元+(2,000*25%)=2,500元,即可扣抵稅額為500元,而申報時這2,500元將會列入所得總額內。
接下來就換看一下申報所得稅時的狀況,因為自己在六、七年前第一次報稅時就使用「自然人憑證」,所以下面就用我習慣的方式跟大家簡單說明嚕,如下圖,至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http://tax.nat.gov.tw/declist.html)下載報稅軟體並安裝,打開軟體後可以選擇登入方式,若跟我一樣使用自然人憑證的話,就選擇「使用網路申報方式登入」。
接下來再選擇第一種「使用自然人憑證IC卡登入」,然後依指示輸入「PIN碼」,然後再輸入身份證號碼。
按下一步後即可看到下列畫面幾個選項,第一次使用的話可以選擇「2」,下載當年度所得、扣除額、稅籍資料等。
下載資料後可進入報稅畫面,上方選單中有「基本資料」、「扶養親屬」、「所得資料」等,而點入所得資料這個選項後可以看到去年的所得資料,最常見的像是「50 薪資所得」、「5A 利息所得」、「 54C 股利憑單」等,下圖中所得總額這一欄若以上面配息2元的例子做計算的話,所得總額為2,500元(股利淨額2,000元+扣抵稅額500元),扣繳稅額由系統自動計算後帶出,這邊的數字並未扣除申報者的所得稅率級距(5%~40%),若以上面的例子計算的話,這一欄會出現「500元」(即2000元 X 25%)。
看總共持有幾支個股,可以在報稅軟體上方選單中的「計算與上傳」看到Total的可扣抵稅額,從這也可以知道去年所買的個股總共可以為你扣除多少稅金,當然,前提是你買的個股扣抵稅率都大於你的所得稅級距,這樣才真的有抵稅作用,不然可是要補稅的,若確認數字都沒問題的話(像我是會記錄每一支持股預計的扣抵稅額,再來比對是否有誤),就可以將資料上傳,就看是需要繳費或是可以退稅,若是退稅的話,以網路申報來看約七、八月就可以收到退稅的款項。
用一個較完整的例子說明一下:其實目前網路報稅是很方便的,在電腦前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大部份都是進行數字的確認,沒問題後就可以上傳完成報稅,幾年前剛才開始參與股票除權息時,扣抵稅額只有數千元,但近二、三年已可以扣到一萬多元,若未來營所稅不再降低的話,希望可以往二萬、三萬、四萬邁進,這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額外的被動收入,雖然金額不大,但每年持續累積張數、金額也會慢慢增加,成效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若股票的扣抵稅額為25%,配發的現金股息為2,000元,那麼在計算與上傳的內容中會直接顯示「500元」,也就是說本次領取的「股利總額」為2000元+500元=2500元,這2500元會併在個人所得總額內進行計算,減掉扣除額之後即為「所得淨額」,再將所得淨額乘以個人稅率即為「應納稅額」,應納稅額在減掉股票的扣抵稅額後才是真正要繳交的所得稅。
舉個簡單例子,若全年度薪資總所得為797,500元,再加上股利總額為2,000+500=2,500元,所以全部所得總額為800,000,減掉免稅額、薪資扣除額、標準扣除額等等(假設共扣除350,000元),所得淨額為450,000元,450,000適用的稅率級距為5%,那麼應繳稅額為450,000*5%=22,500元,而可再扣除股票扣抵稅額500元,即22,500-500=22,000元,22,000元就是最後要上繳國庫的所得稅。
以上是單純用只有股票扣抵稅額的方式來計算,不包含其它的抵減稅額。
以100萬的投資金額來算,若可以領到6萬元的股息,那麼殖利率為6%(暫不考虧填權息的問題),再外加約15,000元的扣抵稅額的話,共可領到約75,000元的股息+扣抵金,殖利率則為7.5%,每年都多個1.5%也算不錯了,畢竟目前一年期定存也才1.4%左右,15,000元相當於拿100萬去銀行定存一年才可領到的利息。
一筆小錢或許並不值得在意,但我一直深信「小富由儉、大富由天」這句話,若能多從幾個地方每年增加一些小錢,這裡多個一萬、那邊多個三萬、五萬,一年多個一、二十萬其實並不難達到,但若什麼都不做,那麼每年的收入來源只能靠著薪資,以目前物價上漲的速度來看,調薪的速度確定是比不上的,所以還是可以多留意幾個簡單增加收入的方法。
荷包緊縮的時代,節流所帶來的效益非常有限,持續增加開源的方式及金額才是要努力的方向,畢竟有能力、有方法的話,開源的金額是可以無上限的,就看自己投入多少心力,這一點一直是自己努力的目標,期待每年能夠慢慢增加,慢慢取代掉薪資收入,挖股誌也會持續追蹤「被動收入」這個主題,希望這篇文章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贊助商廣告】
分享此文章給好友
Blogger Comment
Facebook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