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物價上漲的速度比起過去都還要來的嚴重,這一點相信受薪階級的人感受都很深,但民生物資上漲難道就可以不買、不用嗎?? 當然不可能不吃飯,只能看看少逛點街、少喝點飲料咖啡能不能多存點錢,但除了被動、消極的面對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雖然說少買兩件衣服的確是「有機會」多存點錢,不過大部份人真正要做的卻不是這個。
有機會多存點錢事實上還是很難做到的,怎麼說呢?? 就以最近智財局「封網」的事件來說,因為要保護著作權法而將他們認為有問題的網站給封鎖掉,但真的封掉這些網站就能有效的「保護」著作權嗎?? 答案值得商確,最近看了一則報導,瑞士政府認為「下載」並沒有認何問題,該改變的是這些娛樂產業的業者,害怕改變(無法順應科技的變化)。
報導中也提到一份荷蘭的研究,他們發現人們願意花在娛樂產業的金額是相當固定的,即使下載音樂不買CD,但可能會把錢拿去看一場演唱會,姑且不論事實如何,從這件事我們也可以說雖然你可能少買了兩件衣服,不過省下來的錢卻可能拿去吃一頓大餐,因此「省錢」雖然在某個程度上有些效益,但卻不是我所想要觀注的,當你「收入固定」,那麼能省下來的總是很有限,所以我定義省錢是基本該做的,但不是你唯一可以做的。
利用適合自己的工具「開源」才是真正值得去努力的事,因為省錢不會致富,適時的利用自身的優點或興趣開拓更多的財源才有可能改變未來的生活,財富自由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但,好達成嗎?? 嗯,我只能說沒踏出舒適圈的人幾乎不可能達成(當然,中樂透是例外),相同的,只要肯踏出第一步,那麼就有機會循序漸進的做到階段性的自由。
過去規劃退休可能都是四十幾、五十幾歲才開始進行規劃,但隨著產業快速變化,規劃退休已經提早到從二十幾、三十幾歲就要著手開始規劃,怎麼說呢?? 我想中年失業是很多人沒有想過的問題,或是有想過但不知道該怎麼辨而無所適從的人,有誰能保證目前穩定的工作未來五年、十年也可以繼續做下去,中途若發生問題,如生病、意外、泡沫危機等等,失去工作的機率將會提高許多,倘若不幸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麼該如何維繫家庭生活??
上述所提的「退休」所指的都是勞力退休,意思是達到勞力退休之後可以開始進行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當然,要繼續目前的工作當然也是可以的,只是心境大不同而已,不再擔心自己會不會失去工作、沒工作沒收入該怎麼辨等問題,因為你的另一份被動收入已可以取代目前勞力工作的收入,這樣一來生活壓力應該會降低不少,快樂指數也會相對的提高才是。
要保有目前的工作又要發展被動收入很多人可能會說:「我沒有多餘的時間」、「我什麼都不會」等等,但是有這些理由就做不到嗎?? 有句話說「時間跟乳溝一樣,擠一擠就有了」,這句話我還蠻認同的,這世界上最公平的莫過於大家都擁有相同的時間,只要能利用時間做對的事情,那麼「時間」一樣會給你最好的回報,這一點自己就有相當深的感受。
再來,「什麼都不會」不代表可以什麼都不做,沒有人生下來就會用電腦,一樣要靠著不斷學習來摸索許多事情,其實什麼都不會說穿了只是沒興趣、沒動力去學習新的事物而已,所以你該做的就是該怎麼樣把「經營被動收入」變成一種興趣、一種動力,當然,若你已經了解自己的興趣、優點是什麼,恭喜你,你已經贏過一半以上的人。
結合興趣、優點來經營被動收入的人,並不會覺得做這些事情是無趣或太累,相反的,當每次領取到持續增加的被動收入時,那種感受很難用言語來形容,只能說幸好自己有提早開始進行,跨過當初也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的那道牆,現在回過頭來看那道牆卻顯得如此渺小,不是自己變得多厲害,而是自己勇敢的跨出那一步後離起跑的「那條線」已越來越遠,雖然尚未到達終點,但相信它就在不遠處。
以前,大人總是說出社會就是要開始工作賺錢養家,但不會有人跟你說工作之餘還可以利用時間做很多事,想要未來跟別人有不一樣的生活,不再只是一昧的認為工作就是要做到六十、六十五歲,那麼是該好好想想「有哪些事現在不做以後是會後悔的」,把那些理由列出來並一一解決,然後就把這些牆化成一道起跑線,開始向前跨出第一步吧。
【贊助商廣告】
分享此文章給好友
0 意見:
張貼留言
有問題不妨提出來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