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股的ETF數量也增加了不少,不過最受投資人喜愛的仍是0050,而0056是自己目前每個月有在固定投入的,所以也一併拿來做個說明,當做是個記錄也不錯,至於為什麼是挑0056而非0050,我想這兩支各有優缺點,也沒有說哪個比較好,只是自己單純就成份股來看,會覺得0056的成份股與自己的理念比較相符,0050主要是以市值來做選擇,所以像是3D慘業、獲利不穩定的公司也都可能被選入。
目前自己在ETF投資的比例上來說還不算高,但未來會慢慢增加至30%~50%,個股的部份仍然會維持一定的比例,剩餘的資金則是留在中短期的定存,待股災發生時再來投入,那麼問題來了,若ETF既有分散風險的功能又能有穩定的配息,那麼有必要再投資個股嗎?關於這個問題,小弟只能用自己的觀點來做說明,各位不一定要同意,當然,也歡迎有不同的看法一起討論。
因為ETF是由數十支個股所組成的指數型基金,所以某一、二支成份股的好壞影響層面就比投資單一支個股要來的低很多,也因為這樣,個股的財報或經營狀況就不是評估買進價位最主要的方式,應該也沒什麼人會買了0056、0050而每季去看30支、50支的財報,這樣做還蠻累的,所以評估買進的方式比較起來就簡單許多,像有人會用大盤指數的區間去決定投入的比例,或是利用股價的區間來做為加減碼的依據,若是ETF,小弟是認為用這種方式長期下來的投資績效應該也不會太差,但也不一定會好到哪去。
因為ETF較難用個股計算合理價的方式來進行評估,所以容易會有買進成本過高的問題,想要降低成本也只能靠股災,但股災又不是常常見到,所以平常的時候還是會照計劃買進,畢竟這種具有風險分散的投資工具,在發生股災時會比一般個股要來的安心許多,一樣是由30元跌到10元,個股會讓持股信心受到嚴重的考驗,深怕自己投資的公司變成一文不值,而ETF就比較沒這個問題。
以不間斷、固定時間投入來說,ETF是一個不錯的工具,但也因為經常性的投入,所以持股的成本也容易比較高,因此,若每年配息的收益能有5%~7%就算是相當不錯的,至於價差的部份,我是覺得一般人就不用為了這個而去短進短出,到頭來很可能會白忙一場,不如穩穩的領取收益,因為短線買賣的判斷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就把ETF當成防守型、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
投資個股除了可以領取固定的收益之外,因為個股有財報等資料做為估價的依據,所以比較不會在個股漲高的時候來買股票,但股價接近合理價時則會加碼買進,不僅可以持續領到股息,也有很高的機會可以順勢賺到價差,所以從以上的方式看起來也可以推出一個簡單的投資模式,平時可以持續買進ETF,直至某個高點或價位為止,不用費心的去挑那些都已經漲高的股票,不僅可降低風險,還可以持續增加每年的被動收入,也算是不錯的方式。
接著就來說一下簡易的ETF買進方式,以0056為例,下圖為0056的週線圖,2008年剛好有經歷過金融海嘯,走出一個可以參考的高低價位,所以可以從最近約五年的走勢中來簡易判斷,當然,這並不算是好的買進方法,只是自己希望每個月能將一部份的資金固定投入,持續增加收入,因此這裡只是提出供大家參考,各位不一定要認同這種方式,所以看看就好嚕。
個股的話,以自己目前的方式,大概就是在低價區間(即合理價區間)會買進,中價可能就不太會想要買進,或幾個月、半年小買,高價當然就完全不會考慮投入資金,但換成「0056」就不一樣了,低價一樣是加碼買進,中價位時則按週或按月買進,持續累積股數,高價時則停止買進,或是改為每季、每半年小買一點,以免持股成本往上墊高。
此篇主要是針對個股以及ETF的買進方式做個說明,因為個股的合理價並不是常常見的到,若只死守個股的投資方式,那麼每年固定收益的部份也會因此停滯下來,所以可以透過像是0050或0056這種相對穩定收益的ETF來讓每年穩定收益這一塊可以持續增加,同時又可以存下足夠的加碼金來為不確定的股災做好準備。
【贊助商廣告】
分享此文章給好友
0 意見:
張貼留言
有問題不妨提出來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