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鎬瑋:2019年結束,分享資金處理模式




2019年結束,也是投資人該為自己的年度績效算總帳的時候,而鎬瑋的習慣是會在每個月結算本月的被動收入及資產的狀況,以了解資金的運用情況,因此每年結束的時候,我就可以很方便的看看今年與去年之間的差異,而其中主要幾個欄位有現金、投入及現值,現金的部份則有分成緊急備用金及可投入的資金,也就是所謂的加碼金。


先聊聊緊急備用金,大家普遍認為的急用金大約都落在3~6個月,少部份人會覺得要準備一年才足夠,雖然沒有一定準則,但最重要的還是你所準備的數字足夠讓你安心才是重點,不過,鎬瑋這邊提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家庭的每月基本開銷假設為10萬,而經由投資或其它管道產生的被動收入有3萬,那麼就以不足的7萬來計算,若以準備6個月來看,則需42萬的準備金,比起原先的60萬,還多出18萬可以讓錢去工作,而隨著被動收入增加,急用金還可以逐漸降低,到最後其實只需準備個10-20萬左右就夠用了,其它不足的風險都由被動收入Cover了。


而扣除急用金,其他現金的部份則為投資預備金,一般來說,每個月現金流入帳(薪資及被動收入總合),扣除固定開銷後剩餘資金皆會轉入此帳戶,接下來就看台幣目前是強勢或弱勢,以現在當下美元兌台幣為1:29.x的話,那麼這些結餘的資金就會陸續轉成美元貨幣,並找機會購入美元資產,相反的,若今天美元強勢,那麼就會持有台幣或購入台幣資產。


接下來則是資金投入及現值的部份,這邊個人目前的做法是分成台股、美股及配息三個部份,也就是台股投入及現值、美股投入及現值、配息商品投入及現值,台股美股分開主要是因為匯率的關係,但主要都是以持有個股及ETF為主,而配息型的商品則是另外計算,包含REITs及債基,因為避免發生金本拿來配息的狀況發生,所以分開的話可以從中知道本金有沒有隨著時間而保持穩定。


建立資金處理模式



資金處理的方式一般比較常被投資人忽略,大多數人比較在意開源節流、投資的盈虧,甚至是標的的選擇等,而鎬瑋比較在意的是資金處理的模組化,簡單來說收入(主被動加總)就像原料,當原料進到這間工廠,去除必要的成本後製成產品,然後賣出產生現金流,同樣的資金處理也是一樣,當收入進到帳戶後扣除固定開銷,其它則是會分流至各種投資商品或轉至美元帳戶,而這些投入的資金其主要功能就具有資產增值或產生現金流兩種。


至於是要資產增值或現金流則依個人需求,有些人計劃提早離開職場或已接近退休年齡,那麼現金流的比例就可拉高,如果是剛進職場或離退休還有段時間的話,那麼就要以累積資產為主,就這樣,把資金處理的模式建立起來,接著想要讓資產每年增加的話就比較容易執行,而且也可以清楚的知道何時該以何種商品為主攻或防守。


善用存下來的每一塊錢



既然談到了收入,那麼,應該很多人都聽過「收入-支出=儲蓄」的窮人公式及「收入-儲蓄=支出」的富人公式,至於哪個對? 我想,只要能把存下來的錢最大化就是對的,就像王永慶這句話說的,「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把資金管理好就可以有效的把所存的每一塊錢都派去工作,創造出最大的效益。


投資不能只是記流水帳,賺錢就吃大餐,賠錢就當沒這回事,這是很多人到老都還存不足退休金的原因,明明有在投資,為什麼十年過去了,帳戶裡的資產還是差不多,原因就在於沒有一套資金處理的模式,收入進來後,該怎麼流動、分配都要有所本,若一切都能照著劇本走,自然會有一個富足的退休生活。


【贊助商廣告】


分享此文章給好友

James

wowgood.org

  • Image
  • Image
  • Image
  • Image
  • Image
    Blogger Comment
    Facebook Comment

0 意見:

張貼留言

有問題不妨提出來一起討論吧!!!